故事一开始的情节总是我最喜欢的部分,当故事的主角尚未相遇上,各自在各自的生命里活着,殊不知即将降临的缘分将会改变其一生。
雁过留声,交错的那一霎那就注定了你的故事中,挥挥洒洒的一笔一笔写下关于我的事迹。
只是在为相遇之前,我们都不知道,我们会怎么相遇。
如果命运能够允许我们有一次邂逅的契机,邂逅过后想要谱写另一篇章的浪漫,会不会是一种奢求?
故事循序发展到所有矛盾和冲突围绕着主角的世界,一就是两难选其一,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,另一种则是襄王有梦的遗憾。
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,故事发展到高潮迭起是,我们已经为故事,设定了一个我们想要的结局。
我们甚至帮主角们做了决定,我们甚至已经开始对某一个角色的怜悯而对另一个角色产生敌意。
而结局,可能已经不在重要了。
无论是像三毛一样,思念就是写信,字里行间充斥着无法隐藏的住思念。对一个人的思念,简单直接,写给他看就是。伤感,悲郁久久仍无法释怀,开心亦是如此,尽管是鸡毛蒜皮之事,心思细腻如她始终能够感受其中的情绪起伏。
还是像亦舒一般,错综复杂的感情事,理想和现实的碰撞,成人世界中的无奈,大都市的人生百态,总在一根香烟过后,忽然醒悟。不然就是继续逃避,只字不提,不然就是勇敢面对然后以失败告终。然后在那一座不夜城里,你和我总会渺小的灰飞烟灭,所有的烦恼顿时随着明天的太阳升起,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就这样消失不见了。
相对的,非文学类更能直接了当的告诉你,你所想要知道的缘由。
通常都会把结局先告诉你,然后才跟你分析什么什么导致这一个结局。
给你一个现象,然后刺激你去思考什么导致现象的产生和出现,和现象会继而引发什么结局,但是这个结局通常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设。
文学类是:然后怎样?
非文学类是:原来如此。
分享一下一本书里,我觉得有趣的东西。
一个名叫“the swimmer's body illusion" 的概念。
话说有一个人想要拥有好身段,又不想跑步和健身,然后看到游泳健将们都拥有好身段就决定学游泳。几个星期后发现不是那回事,因为泳将们拥有好的身段,是因为那是他们筛选的标准,而不是运动的结果,然后作者提出的一个质问是到底哈佛是不是一间好的大学。
长得高,是篮球运动员的筛选标准,却未必是运动结果,因为很多时候两者不是相等的,比如也有很多长得不是很高的篮球运动员。
相若,聪明,是哈佛筛选学生的标准,却未必是进入大学后的结果,因为有时候他们没有变的更加聪明,而是原本就足够聪明。
广告通常都是运用这一个概念,尝试‘误导’消费者。
SK2的广告重来都没有用过肤质很差的猪扒。
当然,这一刻看法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和不完美的地方。
虽说好身段是游泳运动员的筛选标准,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,获得好身段也不是不可能。
但是,奥运8个金牌的PHELPS,天生就是手很长,天生就适合游泳这个运动,后天怎么也无法培养的出。
文学类和非文学类,你喜欢何者呢?